#紅大益# 紅大益是大益產(chǎn)品線里比較受到市場熱捧的產(chǎn)品,早年的紅大益青餅在藏茶市場上的關(guān)注度一直都很高。
其中,有三款紅大益青餅,因量少質(zhì)優(yōu),口感獨特,被譽為紅大益“三杰”。今天,就來和茶友詳細介紹這3款經(jīng)典茶品。
▲紅大益三杰
一、白菜鼻祖:2000年7042金絲帶
2000年,勐海茶廠生產(chǎn)紅大益系列時,不知是由于印刷尚未規(guī)范,還是有意為之以增加辨識度,反正當年紅大益的商標右上角都沒有R標,被市場稱作“無R紅大益”。
無R紅大益7042金絲帶,是福今茶行在勐海茶廠定制的普洱茶,被市場視為福今定制班章大白菜的先驅(qū),甚至被冠以“白菜鼻祖”的名頭,可見這批茶的高貴血統(tǒng)。
▲資料圖
紅大益7042金絲帶,凈重430克/餅,但包裝紙仍采用勐海茶廠常規(guī)357克紅大益茶紙,看上去餅型很顯大。
▲2000年7042金絲帶
這批茶用料等級較高,以綜合茶菁四級原料為主,茶餅里內(nèi)壓一條金絲帶,是高等級高品質(zhì)的象征。
▲2000年7042金絲帶
7042金絲帶上市當年的售價差不多是7542的8倍,聚焦市場關(guān)注度無數(shù),如今它憑借優(yōu)異的品質(zhì),已經(jīng)在藏茶市場上站穩(wěn)腳跟,是同年份紅大益中行情比較吸睛的一款產(chǎn)品。
二、紅大益茶王:2004年7522紅大益
7522紅大益青餅,勐海茶廠僅此一批,產(chǎn)量稀有,卻擁有著標桿品質(zhì),憑借與大白菜相似的高煙香獲得眾多老茶客青睞,被譽為“紅大益茶王”。
▲資料圖
7522并不是傳統(tǒng)嘜號,而是云南許姓茶商于2004年,在勐海茶廠定制的一款紅大益青餅,借鑒7222青餅配方,選用勐海布朗山2級春芽壓制而成。
▲2004年7522紅大益
由于這批7522紅大益僅出了一批,產(chǎn)量較少,加上又是平平無奇的紅大益版面,辨識度不高,剛上市那幾年一直非常冷門。
直到最近幾年,普洱茶界興起追煙的潮流,這款7522紅大益也開始被老茶客們翻牌子,一時追逐者眾。
▲2004年7522紅大益
7522是紅大益家族里少有的煙香入水的標桿品,而且它的煙香不是普通的柴火煙型,而是類似班章大白菜的高煙香,這一亮點尤其受到藏家的青睞,行情自然節(jié)節(jié)攀升。
三、88青餅接班人:501白布條
大益體系里最出名又長盛不衰的茶是什么?自然是7542配方青餅了。
眾多紅大益茶版7542中,501批白布條是7542的真正代言人,也是業(yè)界公認的88青餅接班人。
▲資料圖
501批白布條,特指勐海茶廠2005年生產(chǎn)的第一批7542,因整件竹筐上系有白布條而得名。同年同批次還有另外一款7542,但由于整件茶竹筐沒有系上白布條,知名度稍遜一籌。
▲501白布條7542
501批白布條7542,身披紅大益版面,作為改制后第一批茶,配方和用料傳承勐海茶廠7542風格,它的品質(zhì)可以媲美改制前7542。
茶湯橙紅透亮,入口生津回甘,稠厚飽滿,喝到中段,茶湯的濃強度更高,開始彰顯7542獨有的梅子韻,豐富立體的湯感配上層次變化的香型,讓人為之驚嘆!
▲501白布條7542
501批白布條的年份正好,用料優(yōu)秀,作為改制后第一批紅大益,又很有跨時代意義,相信未來它的轉(zhuǎn)化一定會更加迷人。
以上就是勐海茶廠3款經(jīng)典紅大益的介紹。這些早年的紅大益存放到現(xiàn)在,都是茶中精品,見證了時代的變遷,更是老茶迷心中的典范之作。
鄭重聲明:本文由“藏品普洱”原創(chuàng)整理!
參考資料:
梁俊智.新生普洱年鑒:1998-2003[M].臺北:五行圖書,2005
梁俊智.新生普洱年鑒:2004[M].臺北:五行圖書,2005